[名医专访]双眼皮修复金刀刘辅容:从供销社员工到眼整形大师

刘辅容教授在刚结束的中国眼整形金刀奖中夺魁。

刘辅容教授。

张宇翔 | 文

她是“亚洲显微眼整形第一人”,全眼整形与修复大师,眼整形界知名的“灭火队员”。她是新中国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。她是时代的宠儿,也曾是命运的弃儿。从一个小镇供销社员工到眼整形大师,波澜壮阔的倔强人生,她将自己的每一段经历都活成一部大片。读懂她的故事,可让你明白身处时代洪流的单薄个体,该如何顺势而行又死磕宿命,最终得到命运的垂青。

10月,首届中国眼整形手术擂台赛在成都擂鼓开战,来自全国眼整形界的顶级医师,在这一国内眼整形界最高竞技舞台上亮出各自绝活。坐镇主场的刘辅容教授不出所料,以完美的演绎,毫无争议斩获了眼整形荣誉至尊——中国眼整形金刀奖。 

对64岁的刘辅容来说,她并不介意与一帮年轻后生同台“练手”。为此,她还谢绝了组委会的安排,自己特意挑选了一难度超高的模特儿作为演示对象。比赛头一晚,她八点就安然入睡,一如学生时代大考前从不复习功课。手术当天,她首批出场,一路领先,直到最后。人们惊叹于其全场最高的难度演绎,而对刘辅容来说,自己人生中,早已没什么可被称得上难度的事了。

《激情燃烧的岁月》

供销社走出首届大学生 一个没有笔记本的“学霸”

1977年10月21日,资中县归德镇供销社工作的刘辅容从广播中听到一则消息:高考恢复了。她想起就在那个月初,新华社罕见报道了一个叫做陈景润的数学家事迹。刘辅容敏锐地从蛛丝马迹中感受到了异样,知识似乎重新被重视了。 

供销社的庸常像蒸馏水一样毫无营养。通过高考走出小镇的念头,在心里莺飞草长。可此时,距离高考时间只有一个月。而此时,却距她中学毕业已有三年。供销社经理对此相当警惕,不想这位工作踏实的小姑娘离开。白天刘辅容只能趁经理不在时,翻翻报纸,记点时事。晚上回家点上油灯,秉烛夜读。

“第一年考,都不知考啥。幸亏我底子还好,也不怕。”白天斗智斗勇,夜晚擦枪磨刀。1月后,刘辅容和全国570多万考生一起,成为了中国恢复高考后首批向高校冲锋的勇士。那年同一时间,和她做着同一套试卷的,还有徐小平(新东方创始人)、熊晓鸽(IDG创始人)、李东生(TCL董事长),这些依旧纵横当下的时代大咖。

那年,高考的录取比例是70:1,刘辅容幸运的成为了那个1。1978年,这个新中国最重要的时代拐点上。刘辅容带着天之骄子的光辉,进入泸州医学院(现西南医科大学)学习临床医学。

“可能我天生就擅长学习,用今天的话来说算是学霸吧。”在参差不齐的“新三届”里,刘辅容是绝对的另类“明星”:第一,不做笔记。“大学四年我没一个笔记本。我不会在老师讲课时当‘打字机’,我更注重去听和理解。”第二,考前绝不复习背诵。“去得最多的是泸州市电影院。”第三,好为人师,热爱分享。“别班的一度以为我是辅导老师。因为我总在课后给大家讲作业。”在学校,漂亮又爱笑的刘辅容人气极高。

“刘老师”这个称谓,最早就是从这里开始的。“我的思维方式与别人不同,不爱死记硬背。我记忆东西必须要理解透,那样就一直装在脑袋里了。死记硬背的,没一个好的医学生。”万物生长,刘辅容或许并未意识到命运轨迹已悄然改变。只是随着潮水的方向一步步行至浪尖,新时代正在到来。

从床上爬起,拖着病体照顾丈夫。
 

然而无济于事。
 

“ 3月发现(患癌),7月10号人就走了,生生坚持到儿子高考结束后的第二天。走前做的最后一件事,是帮儿子填了志愿……”可死神还未就此收手。刚送走丈夫二十天后,刘辅容的母亲又溘然长逝。一年之内,她先后送走四位亲人:婆婆、父亲、丈夫、母亲。自己还经历了手术,“家里的成年人只有我一个人活下来。”
 

身体每况愈下,精神更几近崩溃,几乎每个地方都会触景生情。“看到父母房子就会想起他们。回到家就会想起丈夫……”在那样的环境里,自己就像一件活着的悲伤。她申请了提前病退。人事没有挽留,“我们舍不得刘老师。但她受到的打击太大了,留她于心不忍。”
 

刘辅容就此告别一切,“我只带了我的书,所有的东西都留在攀枝花”。
 

独自一人,只身来到成都。 

刘辅容教授。

《活着》

逆天改命  只为“不让儿子当孤儿”

环境换了,但命运并没有立刻重启。到成都后,刘辅容身体依旧未完全康复,她拖着病体与侄女同住在一栋局促的老楼中。“但我必须要活下去,我不能让我儿子当孤儿!”回忆起那段艰难岁月,支撑刘辅容的不是要找回曾经,更非要成就什么,只是一点——不让儿子当孤儿。
 

没人敢轻视一个发狠的中年人。当被逼入命运的墙角,就唯有以命相搏。刘辅容不愿当个“废人”,决心去医院兼职坐诊,“跟病人多接触,心情也可能会好一点”。简历投到家附近一家新建眼科机构。对方识货,很快摸清了刘辅容的履历,院长亲自来见她,“刘老师,我们希望您能和我们一起创建这家新医院。我们知道你最近身体不好,以后你要去哪里,由我亲自开车送。”

刘辅容答应了。她去理发店剪了一个新发型,决心清空自己,从头出发。2002年,民营医院尚在艰难的起步中。医院日均上门量只有个位数。“我们就挨个去说服客人。”刘辅容称整形不像医生看病,对治疗方案有绝对权,“美的标准在顾客手里。只要不违背基础审美,你就要按她的来。有时调一个顾客,一天睡下去坐起来几十次。整形这行真没浪漫,必须严谨和耐心。”
 

医院第一台手术便是刘辅容做的,相当奇葩。
 

“一个小伙子要开刀,可连一些必备器械都不齐。我们只能先把费收了,真便宜啊,才100元。趁他做检查,院长赶紧开着车跟我去医药公司临时挑器械。拿回去清洗消毒……第一台手术,竟是这样做的。”谈起这段糗事,刘辅容忍不住笑到整个后背都贴到椅子上。而她跟随医院一道从无到有的建设经历,也为日后单独创业埋下了伏笔。渐渐的,刘辅容口碑的逐渐积累,医院上门量从日均个位数猛涨到数百人。中国民营医院也迎来了疯狂生长的“黄金十年”。
 

而那位院长也实在,亲自开车带刘辅容遍寻名医,身体逐渐调理好了起来。信任与感恩,让刘辅容在这里一干就是十年。命运的轮盘,渐渐反转。
 

“我经历了那么大的痛苦,以后所有遇到的困难,都不是困难了。我多活的每一天,都是赚到的。”刘辅容说这番话时,语气异常平和,就像在谈论天气,”我现在甩开膀子做事,没有丝毫顾虑。”

刘辅容教授(右)。

《光辉岁月》

63岁高龄创业 任性又随性

2017年,“大众创业,万众创新”潮水奔流。当年与刘辅容一同参加高考的徐小平、熊晓鸽们在资本市场频频出镜,投资收割杀伐激烈。
 

另一方面,经济下行渐成共识,民营经济举步维艰。这一年,与刘辅容同龄的“格力铁娘子”董明珠因与股东就转型分歧,厮杀得血肉模糊。而大几岁的“老干妈”陶华碧面对媒体,依旧倔强表态:专注做产品,坚决不上市。刘辅容此时毅然决定在63岁高龄,辞职加入创业大潮,建立自己的机构莱尹整形。
 

“好多人都劝我,说六十多了还创什么业啊,眼下机构这么不好做,何必冒险?”可年龄从来就没让刘辅容服气过。54岁考驾照,全部一次性过,一个月拿本儿,看傻不少年轻人。刘辅容按照自己的心意做装修,买设备,“现在我可以完全自己做主,想买什么就买什么,用着舒服。” 这话说得任性,又随性。
 

技术上不需担心,“我觉得我应该是站在(行业)制高点上了。再难的都敢修复,他们都叫我‘救火队员’。” 处女座的刘辅容对待手术极为挑剔,“如果有一点点瑕疵我都睡不着。一定会把顾客叫回来调到满意为止,不然心里过不去这个坎。”
 

管理上刘辅容是新手,但也不怵。上月某会议上,她意气风发地主动谈起自己创业:“我再过几天就64了,可特朗普70岁才当美国总统。我办个小机构,管十几号人,轻轻松松嘛。”
 

至于市场,则是最难的一部分。在经历了十年黄金期后,中国医美业开始洗牌。大浪淘沙,泥沙俱下。感受到了压力的一些机构慌不择路疯狂营销,竞相杀价割肉求存。但刘辅容坚信手艺的价值,“我认为跟顾客谈手术怎么做才是最有价值的,而不是费时间去还价。”
 

之前在机构坐诊,刘辅容清晨6点就得开车出门,躲避早高峰。如今自主创业,创业自主。大可九十点到诊所。闲暇时,拿iPad看看《延禧攻略》,“我喜欢追剧,我觉得与90后年轻人代沟不大,聊得起。”
 

上月底,其创业团队一周年小聚。这一年里,这个年轻人占大多数的小团队没有一人离开。刘辅容说,每个人都有一股正能量,都在成长,包括她自己。创业之余,刘辅容也未放松技术创新。其对挑战高难度的兴趣,甚至到了痴迷。这次金刀大赛,她决定再玩“极限挑战”。
 

她谢绝组委会安排,特地找到一个超高难度模特。当主办方看到术前照时,直呼难度分十分,竖起大拇指:“太难了,不敢做……”和年轻人同台比赛,刘辅容很坦然,不问胜负,只在参与。这种心态,让其在64岁高龄依旧保持着旺盛斗志。
 

“医生永远要讲技术,而不是投机取巧。”刘辅容在不同场合多次提起,中国眼整形一定要以“全面超过日韩”为目标,“其实我们已在一些项目上超过他们了。中国市场更大,顾客更多,有更多的操作机会,还有一批勤奋的医生。中国人只要认了真,一定比老外做得更漂亮。”
 

值得一提的是,已做了7期的刘辅容的橙现学院研修班被命名为“有容乃大”。
 

容,是一种接纳和改变命运的大格局。方寸之心,如海之纳百川。必有忍,其乃有济。有容,德乃大。

采访手记:

那些倔强而跳脱的灵魂 就是历史本身
 

刘辅容是四川资中人。
 

资中,古称资州。有一古寺,名德纯寺。
 

万岁通天二年(公元696年),则天武后诏资州德纯寺智冼禅师入内,赐予达摩祖师圣服木棉袈裟。智冼归蜀后一心向佛,化导众生,弘扬禅法,就此开创了中国禅宗的静众·保唐禅派。少林信物“木棉袈裟”的故事后来被多次搬上银幕,而智冼历经磨难,终成一代宗师的佳话,也广为流传。
 

古往今来,被历史和命运改变人生轨迹的例子不胜枚举。刘辅容亦是。其第一次命运改变始于中国和时代的一个重要拐点——高考恢复。那时的她,凭借敏锐的嗅觉和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,踏准时代步点,顺势而为。第二次命运的改变,则是个体随机事件。
 

若非命运再三以死相逼,她此时或许正在那座川西钢城里跳着坝坝舞。而为了 “活下去,不让儿子当孤儿”这个最卑微的念想,硬是从死神手中夺过生死簿,改写了命运剧本。多年后,当眼前这位精致的老太太,用像谈论天气一般平和的语气说起这些时,你恍若还能穿越时间,看见当年那位嘴角带血仍绝不妥协的刘辅容。
 

没人敢轻视一个发狠的中年人。
 

后来的事,大家都知道了。
 

这里无需赘述刘辅容的技艺,就像当人们提到董明珠时,你并不会过于关心她的营销技巧。故事讲到这里,并非想讲一个从“苦大仇深”到“雍容华贵”的逆袭神话,生活毕竟不是《延禧攻略》。其成功的根本决定因素依然是:思维、技术和心气。
 

刘辅容说:“我其实就是个普通人”。不能力举千钧,更不能覆雨翻云。
 

江湖之大,儿女之小,激荡四十年,水大鱼大的时代里,她更愿做个“小人物”。她所经历的,你不能感同身受。她如今获得的和曾为此所承受的,你也不会愿意与之交换。这个故事既不能假设,也不能重来。
 

这是一个与时代激流和命运之手不断搏斗,却从未服气过的高手。诚然,偶尔你还是会听到关乎老太太“个性强”“过于严肃”甚至“偏执”的闲语。尽管,与命运搏斗过的疤痕,偶尔还会露出蛛丝马迹。譬如,如今碰到花圈店,刘辅容仍会坚决绕着走。
 

但更多时候,其历经劫波后的内力和雄心,在时间打磨过后,早已藏于胸中,化为从容。这份由从容而生的坚定,让她在同龄人颐养天年时,毅然选择了人生首次创业。
 

如今刘辅容比从医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强大,也更纯粹。遇到难题时,依然倔强,依然不妥协。
其实在工作之余,她是个挺爱笑的老太太,爱讲段子,也乐于分享。这与年轻时的她,别无二样。命运之路兜兜转转,每个人早已不是原来的自己,但终究还是自己。
 

40年来,这个国家天翻地覆。许多东西从无到有,譬如市场经济、医美机构、互联网。奋斗者流下的每一滴泪水和汗水都很相似,但每位杰出者的苦楚和风骚却各有不同。他们的痛苦与成功都难以复刻,纠结了太多天时、命势,自我的修炼和折磨。只是她不说,你不知。
 

但不论哪个时代,那些永不服气,敢咬牙与操蛋人生死磕的人,总能更易得到命运的垂青。他们倔强而跳脱的灵魂让时代变得生动,他们就是历史本身。